
一名自称曾是“职业杀手”的墨西哥男子,近日在加拿大申请难民庇护,引发广泛关注。
这名男子在十多年前对一名卧底的BC省警察直言不讳地表示,自己是个“有偿杀手”,还详细介绍了他的“收费标准、作案方式以及处理尸体的手段”。如今,他带着孩子越境进入加拿大,声称自己面临危险,要求加方提供庇护。
根据加拿大联邦法院的文件,这名男子在法律中仅以「C.M.」代称,现年42岁。他在今年2月带着自己还未成年的孩子,偷偷越过一个“非官方入境点”进入加拿大,并提出难民庇护申请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名孩子拥有美墨双重国籍,目前已经被安置在BC省的亲属家中。
涉及重大毒品案,却从未被起诉
其实,C.M.并不是第一次踏足加拿大。他最早于2006年9月持临时工作签证来到BC省,在Best Western酒店工作,签证在同年12月到期后并未离境,而是滞留了近9年。期间,他先后卷入两起BC省警方主导的重大犯罪调查。
2011年,温哥华警方在他身上查获大量毒品及相关工具,虽然当时被捕,但最后并未提出起诉。而到了2014年,加拿大皇家骑警(RCMP)与温哥华警方展开针对有组织犯罪和毒品交易的联合调查时,C.M.又被卷入其中。据法院文件称,他出现在一次卧底录音中,亲口表示自己是“职业杀手”,当时还正在参与一次毒品交易会议。警方最终向加拿大边境服务局(CBSA)报告了这一情报,C.M.于2014年11月4日被捕,随后于2015年4月7日被遣返回墨西哥。
但他似乎从未打算彻底离开北美。
借探亲拿到美国签证
2021年10月,C.M.设法申请到美国签证,理由是探望孩子的母亲。但很快,美国当局就因他“非法逗留超过180天”以及“在签证申请中作出虚假陈述”而撤销其签证。眼见回到墨西哥前景堪忧,他干脆绕道加拿大,从一个“非官方口岸”重新进入,并向加拿大政府申请难民身份。
他的理由是担心被特朗普政府“父子强行分离”,还声称对孩子的母亲有恐惧。他甚至向边境人员提供了一个加拿大联系人名,令人惊讶的是,这人正是2014年那起毒品调查中的被调查对象之一。联邦政府于是推断,C.M.很可能与墨西哥臭名昭著的“La Familia Michoacana”贩毒集团仍有联系——这可是刚刚在2月20日被加拿大正式列为“恐怖组织”的犯罪集团之一。
移民官准许释放
尽管种种线索都指向C.M.的高风险背景,加拿大移民和难民委员会(IRB)的一名成员Maleeka Mohamed却在3月7日的决定中,允许C.M.在申请审理期间“有条件获释”。这一决定立即引来联邦公共安全部长的不满,并申请联邦法院进行司法审查。
联邦法院法官Julie Blackhawk在4月1日的裁定中直接批评这项决定“不合理、难以理解,也没有充分依据”,指出Mohamed完全低估了C.M.对公众安全的威胁,尤其是他与贩毒集团的联系以及亲口承认自己是“职业杀手”的证据都被忽视了。Blackhawk还特别强调,即使多年过去,也不能因此轻忽他可能的危险性。
她最终裁定,这起案件必须交由另一位IRB成员重新审理,不能简单放人了事。
虽然C.M.在2014年的那场大案中并未被正式起诉,有消息人士透露,是因为调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技术性问题,导致检方无法立案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背景就清白。政府律师在庭审中也强调,C.M.不仅承认曾参与毒品交易,还自曝“职业杀手”身份,这些都不容忽视。
如今,加拿大政府对他的“庇护申请”高度警惕,尤其是在两个墨西哥贩毒集团——La Familia Michoacana 和Sinaloa——的成员已被确认在BC省有活动历史的背景下,更显敏感。要知道,这两个集团刚被列入加拿大的恐怖组织名单,而C.M.入境时间,恰好就在名单公布后一周。
重审结果成关键
C.M.接下来能否真正获得难民身份,还要看新的IRB成员如何审视他的背景和潜在威胁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加拿大不会轻易对一名涉嫌与毒枭和恐怖组织有染、甚至自称“杀手”的申请人掉以轻心。这个案子,不仅牵动着司法系统的严谨,更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底线。
对于网络读者来说,这不只是一宗移民新闻,而是一个关于加拿大移民审查机制如何在“人道”和“安全”之间平衡的现实案例。
接下来,C.M.的庇护申请会不会被驳回?他是否会再次被遣返?我们拭目以待。
来源:vancouversun 封面:Anja from Pixabay
